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榜样之光】蔡甸法院深入学习刘杨萍同志先进事迹(一)

来源: 以上各部门 时间: 2025-10-28 09:01 点击量: 1135

为大力弘扬英模精神,蔡甸区人民法院近日以“支部主题党日”为载体,深入开展学习刘杨萍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她那“坚守司法一线三十余载”的执着信念,生动诠释了对党忠诚、司法为民、实干担当、清正廉洁的崇高精神,在全体干警中引发了深深的共鸣与热烈的反响。


综合办公室主任  刘海涛


通过深入学习刘杨萍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教育和鼓舞。她以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她的精神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

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刘杨萍始终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最高位置,无论是在哪个岗位,她都能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动力。刘杨萍的事迹中,最为动人的是她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她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用实干赢得民心。这深刻教育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刘杨萍在工作中勤勉务实,精益求精。面对困难从不退缩,面对挑战勇于攻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身上那种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昂扬的奋斗姿态,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刘杨萍是新时代党员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事迹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实践。我将以刘杨萍为标杆,对照自身查找差距,不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转变作风,将学习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的职能,紧紧围绕全区强化支点建设,我院“争一流”的目标要求,不断提升服务保障工作的有效性、及时性、预见性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努力在自身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更大的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政治部干警   李斌

 

“当我们被生活磨砺变得粗糙,不妨停下来倾听心灵的跫音。”初读刘杨萍法官的事迹,便被这句话深深触动。她以三十余年的坚守与温情,诠释了何为“司法为民”,何为“初心如磐”。她的故事,不仅是一名法官的职业写照,更是一曲关于信念、仁爱与担当的生命赞歌。

以法为盾,以爱为灯,照亮迷途少年归途刘杨萍法官深耕少年审判,用“圆桌审判”打破冰冷庭审格局,以心理咨询师般的细腻走进失足少年的内心。她不仅判案,更救心,帮助多名少年重返正途。她让我们看到,司法的温度不在于宽容错误,而在于不放弃每一个可以挽救的灵魂。作为一名法院干警,我们应当学习她将司法温情融入日常办案,用耐心与智慧点亮每一个迷茫心灵的灯火。

守正创新,锐意改革,推动司法实践前行从员额制改革到“乡土司法”模式探索,从“法官流动工作室”到“心驿”家教站“四点合一”帮教工作机制,刘杨萍始终站在改革一线。她以学术支撑实践,用创新回应时代,真正实现了“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彰显了一名法官的专业素养与时代担当。她的实践启示我们,要勇于突破传统模式,在改革创新中锤炼本领,以实干推动司法事业高质量发展。

清正廉洁,初心如月,树立法官崇高形象她拒人情、守底线,面对昔日恩师求情仍坚守法律正义;她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待每一起案件,真正做到零错案、零信访。她用一生证明:法官的尊严,来自对法律的敬畏,对良知的坚守。我们应以她为镜,时刻绷紧廉洁之弦,以公正之心审理每一起案件,守护司法最后一道防线。

刘杨萍法官的事迹,是一部活生生的法治教材,更是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她让我们相信,真正的司法者,既是规则的守护人,也是温暖的传递者。我们将以她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法治篇章。

 

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   曹银波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认真学习了刘杨萍同志的先进事迹。三十余年扎根基层的坚守,她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为民、担当与清廉,让我对“人民法官”这四个字有了更为深刻和真切的感悟。

对党忠诚,是法律人不变的政治本色。刘杨萍同志始终将对党的忠诚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她曾说:“身为审判法官,每办一案,我总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深知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卷宗,更是他人的人生与自由。这份“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是对法律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当事人最根本的负责。我将以她为标杆,在协助法官办案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保持极致的严谨与细致,确保程序公正、实体正义,让每一份裁判都经得起检验。

司法为民,是法律人永恒的价值追求。“法”字之下,是一颗为民之心。刘杨萍同志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尤其是在少年审判庭,她用母爱般的温暖,点亮一个个迷途少年的回家之路。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官助理的工作绝非简单的程序性辅助,我们是司法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是传递司法善意与温度的重要一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学习换位思考,在接待当事人时多一份耐心,在草拟文书时多一份共情,用真诚化解矛盾,用行动传递温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和触手可及的温暖

担当作为,是法律人应有的职业品格。担当是使命,清廉是底色。刘杨萍同志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在品格上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为我树立了职业的榜样主审了多起疑难复杂案件,并创造性地推行了刑事案件庭前证据开示等改革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庭审效率和质量。作为青年干警,我将把这份崇敬与感动,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一方面,我将勤学善思,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提升辅助审判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将时刻自省自律,严守纪律底线,扣好廉洁司法的“第一粒扣子”。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是催人奋进的力量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将以刘杨萍同志为镜,坚守初心,脚踏实地,从整理好每一份卷宗、核对好每一个证据细节做起,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淬炼本领发光发热,为成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法院人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