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繁简分流”诉讼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把“道交一体化”平台建设与“繁简分流”相融合,为交通事故案件的办理提效增速。
“第一次打官司,没有进法院的门就拿到了法院的裁定书,比想像的要方便多!”武汉市民吴先生因交通事故于2020年5月8日向法院起诉,5月14日就拿到了裁定书,这是蔡甸法院道交一体化平台审理的一起简易程序交通事故案件。
2019年年底,原告吴某驾驶电动三轮车与被告汪某驾驶的小型轿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吴某受伤。经蔡甸交通大队认定,汪某负事故主要责任,吴某承担次要责任。纠纷历经数月,吴某与汪某及其保险公司就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5月8日,吴某通过蔡甸法院道交一体化平台进行了在线立案,并用邮寄的方式提交了诉讼材料。
蔡甸法院受理案件后,按照“繁简分流”的原则,征得了当事人的同意,将该案分流至道交一体化中心进行诉前调解。承办法官方雯及其调解团队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线上方式,了解案件相关情况,让各方当事人填写庭审要素表。原告填写各项赔偿项目的数额及标准,被告则填写对赔偿项目的意见等,通过比对要素表,双方认可的事实和案件的争议焦点一目了然。5月14日,调解员通过蔡甸法院道交一体化平台在线调解,双方当事人当场达成调解协议,并在线形成了司法确认裁定书。
虽然这起交通事故的案件事实清晰,但按照以前的办理程序,必须和所有的交通事故案件一样立案排期,而且双方当事人对误工费和护理费存在分歧,走完全部诉讼程序最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实行繁简分流改革后,对于事实清晰、赔偿金额不多,争议不大的案件,蔡甸法院一律按简易程序由道交一体化平台办理。从立案、电子送达、在线调解到最后的司法确认,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解决交通事故纠纷。
目前,蔡甸法院道交一体化平台已形成公安交管交通事故信息、驾驶员信息、车辆保险信息、鉴定进度、理赔费支付进度、住院治疗费用多项信息共享,基本实现在线立案、在线送达、在线调解、在线审理、在线理赔等 “一网通办”。截至5月25日,蔡甸法院道交速裁团队共受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153件,其中通过道交一体化庭审平台审理的案件21件,平均结案时间仅为5天,大幅提升了庭审效率,为当事人节省了诉讼成本。